“六天傍晚,克爾高爾ⷥ‡𑨥🦲™從憂慮的夜裏醒過來,發覺躺在床邊,變為了一頭非常大的蠍子”如果將所有現代文學作品中高潮迭起的開頭做個排序,海涅的《伊利亞特》一定名列前茅這篇發表於105天前的小說,被公認為現代主義現代文學的開端。

毫不誇張蔡伯介,沒有《伊利亞特》,就沒有西方後現代主義現代文學海涅也被譽為“小說家的小說家”,影響了文壇一批泰鬥,從百年孤獨、喬伊斯、博伊斯到中國的小說家王安憶、王安憶,的的被海涅“奶大”的然而,在海涅眼中,他們卻是個不論如何的loser。

96天前的今天,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不忘囑咐最好的朋友,將其畢生手稿全部燒掉。所幸,好朋友違背了他的遺言,這些文本得以保存下來,代替海涅本人,向我們訴說他的故事。

1923年的海涅海涅的文本是寂寞的張傑曾說:海涅的書一定要在年輕的時候讀一遍,中年讀一遍,晚年還應該再讀一遍相同的階段讀海涅,會有全然相同的體會有人問他,究竟是什麽樣相同的體會?他笑笑說:等你寂寞的時候,你就懂了。

致母親:你高大強健,我瘦弱落寞1883年7月3日,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布拉格,猶太富商雷蒙的丈夫正在分娩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突然還下了暴雨,氣溫驟降雷蒙想去抽根煙,剛一轉身,醫師就叫住他,說:“生了,是個男孩。

”雷蒙走到丈夫跟前,看著初生的兒子,皺著眉頭說了一句:“怎麽這麽瘦?”

海涅的雙親:雷蒙和安吉麗娜ⷦ𕷦𖅩€™句帶著嫌棄的話,一直橫在海涅和母親之間,讓海涅後半生都無法跨越懂事後,海涅漸漸知道,母親雷蒙早年間,靠著蠻橫而幹練的性格,奮鬥成當地有名的富商為了生意,母親總是出差,居無定所在家的時間還不到3個月。

但母親的強健、健康、蠻橫、獨斷,還是給海涅帶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相比之下,海涅體弱,敏感憂鬱,他與母親的對比太過鮮明,以至於不自覺地就跟母親形成了對抗隻要母親在家,他就很少從他們的房間出來,仿佛母親那強大的氣勢隨時會將他吞噬。

兒時海涅為了加深與兒子的關係,母親帶海涅去遊泳在休息室裏,海涅看到母親脫掉了衣服的皮膚,呆住一口冷氣這是一個強健到近似咄咄逼人的健壯軀體,與他們瘦小孱弱的皮膚形成強烈的反差,他瞬間沮喪至極,忍不住哭了起來。

多年後,他拿穿鞘,寫下了那篇長達三千多字的《致母親》:“我又瘦、又弱,又落寞;你又寬、又大、又強健”兒子內心的風暴,母親卻一無所知從泳池回家以後,他試著叫兒子一起來打麻將當天晚上,卡夫卡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坐在一邊,全然像個陌生人一樣。

我母親要我玩一把,或者至少看他們玩,我編了個理由婉拒了從兒時開始,我就常常重複著這樣的婉拒,它究竟有什麽意義呢?”在這種看似冷靜的敘述中,如果說寫出了他和母親感情疏遠的窘境,不如說表達了海涅心底最深處的那種悲涼和絕望:即使最親近的人也難以分擔他們的寂寞。

致愛人:我愛她,她也愛我,可我不得不返回她與母親之間的落差讓海涅自戀,也影響了他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17歲那年,海涅考上大學,終於可以返回家沒多久,他就認識了一個在餐館做仆人的少女,兩人一見傾心,很快就發生了關係。

可是,嚐到肉體憂傷的海涅,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快樂和滿足,而是發現自己在長夜貪得無厭後有一種奇怪的反應——那是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厭惡,一想到剛才發生過的情景就感到惡心不已他甚至用譴責和批判的口吻,將這件事稱為“難以啟齒的髒事”。

就像後來他在作品《鄉村醫師》中描寫的那樣,兩匹神馬從穀倉裏跑出來,馬夫與醫師侍女的性行為卻是在穀倉裏發生的這些做著肮髒事情的人,與牲畜沒有什麽區別海涅對日記本吐露,他之所以不喜歡性事,是因為那次與母親在休息室的赤裸相對給他的衝擊太大了。

從那天開始,他就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瘦的人事實上,他是真瘦,1米82的個子,體重巔峰時期也就110斤,風一刮就倒的那種因此他不敢與女人赤裸相對每次脫掉衣服,他都會想起兒時的那一幕,擔心女人嘲笑他,所以預先在心裏建立起防禦機製。

但女人喜歡他海涅擅長用文本傳情,他用美妙的修辭織網,讓女人淪陷在和未婚妻菲莉斯交往的五年中,他寫了超過500封情書,後來這些信件被集結出版成《致菲莉斯情書》給另一位情人,又有《致密倫娜情書》難怪張傑說,沒看過海涅的人,追不到女生。

他的一生,交往過多位女性,他的傳記作者用“不停地墜入情網”來形容他的情史在眾多女性伴侶中,菲利斯ⷩ聧ˆ𞦘列€重要的一位1912年8月13日,海涅去好基友布羅德家中吃飯,認識了菲莉斯菲莉斯其貌不揚,從朋友家裏回來,海涅在日記中描述對方的長相:幹瘦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塌鼻子,金色直發,下頜骨明顯,是一張沒啥吸引力的臉。

海涅“一點兒也不關心她是誰”。

海涅和菲莉斯但在和菲莉斯的書信往來中,海涅墜入愛河他愛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菲莉斯成了他的現代文學繆斯認識菲莉斯沒多久,海涅隻花一個晚上就寫完了小說《審判》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亞特》《失蹤者》和《司爐》,也寫於和菲莉斯交往期間。

這些作品中的女人們,很多都帶有菲利斯的影子他一度和菲莉斯訂婚,渴望通過婚姻擺脫母親帶給他的壓抑然而,恐懼襲擊了他的身心,他逃婚了他在日記中寫道:“我感到他們對於婚姻的無能,恐懼結合,恐懼失落於對方”說白了,就是隻想戀愛,卻無法走入真實的婚姻。

放在今天,海涅就是“恐婚族”的鼻祖1917年,忍受不了寂寞的海涅再度和菲莉斯訂婚,可是不久便檢查出他們患有肺結核,12月又再次解除婚約兩年後,療養中的海涅愛上了當時的女服務生尤莉葉他們租下了一套公寓,準備結婚。

尤莉葉就在結婚前夕,海涅遇見了比他小13歲的有夫之婦,維也納女小說家密倫娜,他又一次反悔了。當然,和密倫娜的愛情也沒有結果。他對她說:“同相愛的人做愛,必定會失去對那個人的愛情。”

密倫娜夾在信中寄給海涅的照片在海涅生命的最後,有一位叫朵拉的20歲姑娘一直陪伴他左右,直到1924年6月,海涅在痛苦中平靜地離世從頭到尾,海涅始終沒有逃開自戀與寂寞,他從沒有體會過快樂和安寧,這無疑是海涅的悲劇。

致寂寞:我的文本,都是寂寞給予的在不斷的情感掙紮中,海涅獲得了真實的痛苦體驗這痛苦開出花來,便是他的文本卡夫卡並不是職業小說家大學裏,他曾想修讀現代文學,但獨斷的母親相同意,他隻能選擇“更有前途”的法學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他在“工人工傷保險公司”謀到一個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

海涅在這個官方的工作崗位上一幹就是14年,一路平步青雲,職位越升越高,可是他一點也不開心在冗長、乏味得足以令人昏睡的生命裏,海涅選擇了寫作這條殉道式的對抗之路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裏伏案疾書,一直寫到淩晨兩三點。

今天年輕人鍾愛的“報複性熬夜”,都是一百天前海涅玩剩下的1915年,海涅發表了代表作《伊利亞特》,講述了一個男人在某六天清晨醒過來之時,發覺不能動彈,莫名其妙地變為一頭大蠍子的荒誕故事《伊利亞特》洞穿了親情之間表麵上親熱,內心卻極為寂寞無奈的實質。

故事中的主人公,克爾高爾ⷥ‡𑨥🦲™變為甲殼蟲之後,母親對他的態度十分惡劣,用腳踢他,用蘋果扔他,希望他快點滾出去,母親既悲傷又畏懼,甚至連家中的女仆也討厭他剛開始,妹妹還很同情他,照料他的飲食生活但時間一長,妹妹也開始厭倦他,把他看作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當克爾高爾ⷥ‡𑨥🦲™在冷漠與忽視中死去,一家人如釋重負,連忙讓女仆把“那東西”搬走扔掉處理完屍體之後,他們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出門了《伊利亞特》營造的荒誕與寂寞,正是海涅內心寂寞的投射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是寂寞的,表麵上看,你周圍有親人朋友,但萬一遇到麻煩,根本就沒人能理解你,隻能讓你自生自滅。

《伊利亞特》首版封麵在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城堡》中,更是寫出了他們無法企及的身份認同感小說講述了一位土地測量員K,受命在一個風雪之夜來城堡進行測量但是他想盡了一切辦法,直到死去都沒能證明他們的身份,進入城堡。

《城堡》德國發行版封麵這部小說可以說是海涅寂寞情感的真實寫照,他拚命地想得到認同,但始終無法走近別人的生活這種寂寞感來自於他自身的處境海涅是個猶太人,卻從小接受德語教育,但他也沒有生活在德國,而是生活在奧地利。

與家人的隔膜,與愛人的疏遠,始終讓他感到無比的壓抑後半生,他都遊離於整個社會群體之外,寂寞地旁觀,冷靜地記錄所以,他會在 1914 年 8 月 2 日的日記裏寫下:“德國對俄羅斯宣戰下午遊泳”今天,世界經曆過一戰、二戰、經濟危機、信息爆炸,我們再讀海涅的文本,仍然會被那種寂寞和虛無感擊中。

科技的發展、信息的流通並沒有加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把我們變為了一座座更加孤立的島我們在網上衝浪,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流血事件蠻橫評論,動輒期待反轉;對屏幕對麵的異見者肆意謾罵,看上去好不熱鬧,但其實每個人都置身於他們營造的回音壁裏。

關上電腦,每個人都是一個人時光倒回一百天前一個寂寞的靈魂,剛剛返回保險公司的大樓,他穿過那條窄如衣袖的小巷在陋巷盡頭的小屋裏,一張書桌正在等待他無數思想的精靈蠢蠢欲動,等待降生海涅推開門,在窗前坐下,掀開筆記本的一頁,開始書寫。